
国外园林经典案例,国外园林经典案例分析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国外园林经典案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外园林经典案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学园林必读的书籍有那些?
01. 《园冶》计成
02[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]彭一刚
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,比计成的"园冶"要具象
生态类:
01. 《设计结合自然》(美)麦克哈格芮经纬译
(广博的知识,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。)
设计理论类:
01.[ 景观设计学]著:西蒙咨译:俞孔坚
02. 《总体设计》k林奇
03. 《人**场所: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》 Clare Cooper Marcus; Carolyn Francis 主编 俞孔坚、孙鹏、王志芳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
园林巧于因借,精在体宜,意思,举三个实例,谢谢?
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。巧于因借,精在体宜。”——虽然是人的手中作出来的却好像从天上带来的(它)巧妙的地方就在于能够依照原材料的样子(它)的精美就在于形体适度,大小得宜 这句话通常用于形容园艺设计的手法高超。 虽然是由人工巧手制作出来的,但却像是由天上的神仙来开凿出来的一样。巧妙之处就在于其因形借势(自然顺畅),精致之处在于其形状适宜(大小得体)。 巧于因借,精在体宜”是《园冶》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,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。“因”是讲园内,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。《园冶》说:“因者,随基势高下,体形之端正,碍木删桠,泉流石注,互相借资;宜亭斯亭,宜榭斯谢,小妨偏径,顿置婉转,斯谓‘精而合宜’者也”。 而“借”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。《园冶》特别强调“借景”“为园林之最者”。“借者,园虽别内外,得景则无拘远近”,它的原则是“极目所至,俗则屏之,嘉则收之”,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,使视线越出园垣,使园之景尽收眼底。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,古寺凌空的胜景,绿油油的田野之趣,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,为我所用。这样,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,随机因借,就能做到得体合宜。
风景园林出现于中国的什么时期?
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——商至汉代,形成期——魏晋南北朝,成熟期——隋唐五代,***期——两宋时期我觉得隋唐五代应该是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兴起的时期,首先是帝王宫苑的兴建,然后各地私家园林的兴建,最后城市和近郊风景点的发展,当时最为出名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,黄鹤楼,岳阳楼。但是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建筑实例多为明清时所建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外园林经典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国外园林经典案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grspw.com/post/14540.html发布于 2024-06-29